2021年,全球經濟逐步復蘇,中國經濟也實現了持續恢復發展,經濟增速居全球前列。中國紡織品服裝內外需求回暖,完整產業體系優勢得到充分發揮。這一年,我國化纖行業發展與“雙循環”、消費升級、能耗“雙控”、產業安全等相伴而行,行業運行呈現出可喜的特點: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,行業供需格局改善;隨著煉化一體化發展,產業鏈配套更趨完善,產業鏈利潤分配更趨均衡;一體化龍頭企業的競爭力、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;行業產品開發持續加強,產品的差異化和高品質已能夠滿足國內國際市場需求……
: h; b f3 C3 j. v
5 e0 P6 d, T) ~/ K6 |- A2021年,我國化纖行業進入后疫情時代的恢復階段,整體表現出價格漲、利潤增、庫存穩的局面,實現了“十四五”良好開局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2020年低基數效應逐漸減弱,行業增長勢頭逐漸放緩,主要經濟運行指標增速呈現明顯的“前高后低”走勢。
8 P& ^# R. S d8 U$ X; Z2 \4 c! Y) ~9 g5 j N8 S9 M
一、2021年化纖行業運行基本情況
$ h' m5 ]; c) T7 g, d4 O
3 ]$ N* [( x8 r/ d3 r" [' ?(一)生產情況
# l2 e- ] C h% |2 O2021年化纖產量6524萬噸,同比增長8.29%(表1)。其中,除粘膠長絲、腈綸產量分別同比減少2.42%、11.87%外,其他主要產品的產量均實現正增長,尤其是滌綸長絲同比增長10.77%、氨綸同比增長10.08%。
: _1 W: ~1 \: l+ @8 _" R1 S5 Z3 {& e9 W0 P. l0 Y
表1 2021年中國化纖產量完成情況
4 l" b: H3 K5 K5 s M" \% r. }9 Z3 f ^
資料來源: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
5 N @. A' J7 }4 O" N- B
) v4 r! ?) v' D(二)進出口情況5 X3 s, P6 I& \& o
2021年,化纖行業國際貿易基本恢復正常,化纖產品進、出口數量均呈增長態勢;w進口量為83.45萬噸,同比增加9.92%,但與2019年相比仍減少9.10%。除滌綸短纖進口量同比減少12.68%外,其他主要產品的進口量均同比增加(表2);w出口量為519.91萬噸,同比增加11.55%,已經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。其中,除粘膠短纖、腈綸出口量分別同比減少13.16%、26.98%外,其他主要產品的出口量均實現正增長。
. Z8 f8 L8 T$ L' x9 r
) ]7 b9 n$ r; t" y5 t% J表2 2021年化纖主要產品進出口情況 5 s2 Q0 B+ D6 l( R. E
$ g- a& L" d" F+ |8 I資料來源:據中國海關數據整理
2 ?" R4 E5 N+ f6 J" v(三)市場情況: B: a3 ]+ S/ V( z: ~
2021年,在成本支撐和需求向好的邏輯下,化纖市場總體價格重心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(圖1~圖5)。滌綸方面,雖然市場價格呈震蕩上行趨勢,但漲幅不及原料,12月末相比年初,原料PTA漲幅為34%,滌綸長絲(POY)和滌綸短纖漲幅分別為21%和17%;錦綸方面,12月末相比年初,原料CPL漲幅為22%,錦綸(POY)漲幅為18%;粘膠短纖方面,市場價格3月初達到峰值,之后回落明顯,至9月下旬下探到約11800元/噸,基本回落至年初水平,四季度雖小幅上漲但很快回落,至12月底價格基本維持在12000元/噸的水平;氨綸方面,市場價格漲幅最為明顯,40D產品由年初的39000元/噸快速上漲至3月初的65000元/噸,再上漲至8月初的80000元/噸,之后雖稍有回落,但整體仍保持在75000元/噸左右。
; K. d/ T w. s! L: J9 ?
3 ?8 l! w# j" m9 ~氨綸漲幅明顯主要有兩方面原因。從成本端來看,PTMEG是氨綸的最主要原料,約占氨綸原料用量的80%。其原料BDO的另一個應用領域PBAT(一種可降解材料)在“限塑令”政策利好下需求大幅增長,導致BDO價格暴漲,進而推動PTMEG、氨綸價格上漲。從需求端來看,隨著氨綸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,氨綸已不僅僅是一種彈性材料,其還可以帶來面料風格的改變,應用場景和用量大幅增加。受疫情影響,居家服、運動服、彈力面料、醫用氨綸等需求增加,并且部分面料中氨綸含量比例提高,氨綸已從紡織產品中的“味精”變成了一種主要原料。例如,部分瑜伽服運動服面料中氨綸添加量從10%~20%,部分提高到15%~25%,甚至部分運動內衣面料氨綸含量高達50%以上,超越錦綸成為主料;疫情時期口罩、防護服等用氨綸需求的貢獻也很大。
7 v' r! Q1 Q+ o8 y
/ p% i! }9 _6 ^2 `' M# g& t3 \7 |1 P
% n" Z. s& y5 V2 A4 w) m+ |資料來源:中纖網
1 D6 G b6 @3 I0 P圖1 2020~2021年滌綸及其原料價格走勢圖 * K! Y0 p; M9 |, ^$ l
% W3 _" _; h, Y' q' a' g1 {5 j$ \# O' Z7 ~6 _) o, M
資料來源:中纖網
1 p+ A& K! G6 v4 p: e% v/ s8 E' Q圖2 2020~2021年錦綸及其原料價格走勢圖 1 O, d" b U. f* m) h5 \1 t
. i9 g: f/ v5 S9 M8 ~$ |
+ y) ^6 W+ N# ~' _- k; F. ~資料來源:中纖網 6 L; W5 J$ A1 Q2 l5 Y
圖3 2020~2021年腈綸及其原料價格走勢圖 6 a# @7 y$ |- L, m8 R8 n( B
3 Q0 r. ~/ x9 V2 Q# \
) u0 G( k8 d3 {- l& N/ G資料來源:中纖網
7 q* z) V7 V8 R$ Q& K: ^( F1 D圖4 2020~2021年氨綸及其原料價格走勢圖
8 v/ x# K% `, W( F+ f
* i$ ?9 F0 n7 Y; L( A2 z5 Z( y, v3 C" Y8 ], Q# F E
資料來源:中纖網
& I- R$ D7 d' m+ w) e6 F圖5 2020~2021年粘膠短纖及其原料價格走勢圖 ; u) R# {4 C9 R* Q6 f
! m( J: L% G* c" L1 i$ o9 T% x(四)運行質效
1 r+ ^ M+ D4 V7 ?! \$ L2021年化纖行業經濟效益同比大幅增加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化纖行業營業收入首次跨入萬億元級別,為10262.83億元,同比增加27.83%;實現利潤總額628.9億元,同比大增149.19%,化纖行業貢獻了紡織全行業近25%的利潤;行業虧損面17.3%,較2020年收窄11.42個百分點,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少8.84%(表3)。
6 M4 f% W5 @- i% Y) c4 n
3 _) ]9 C" D( h& G9 K- k: C0 t+ g" w化纖行業利潤總額增速居紡織全產業鏈之首,兩年平均增速達到45.5%,明顯高于疫情前水平。分行業來看,滌綸和氨綸行業分別貢獻了化纖利潤總額的40%和22%。此外,碳纖維行業經過十幾年的積淀,技術水平提升,2021年國產碳纖維產銷量突破萬噸,全行業實現贏利。
- @1 @; [" _6 Q! N* ]/ P) v9 G( ~
1 f' u! y& t) X! p' I( X! F6 `表3 2021年化纖及相關行業經濟效益情況 2 H: Z. t. w( s! g( F! l
! l( C6 I0 G; m* ?# t3 R3 H資料來源:國家統計局(*本表中紡織行業數據為三項合計)
, N* ?' N. Q2 N0 L( s- a! p8 C0 T. L: x1 J
2021年化纖行業運行情況逐步修復,運行質量指標較2020年明顯好轉(表4)。盈利能力有較大提升,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.13%,同比增加2.83個百分點,為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第二高點(圖6);發展能力提振,營業收入增長率同比增長38.24個百分點;營運能力較2020年同期有所改善,除產成品周轉率同比微降外,應收賬款周轉率、流動資產周轉率及總資產周轉率均同比有所提升;三費比例均同比下降,其中管理費用同比下降0.31個百分點。
$ r+ V6 ?. y2 L: i, a1 q3 k& w/ R2 V
表4 2021年化纖行業運行質量情況
- T8 v5 ]+ C8 a7 x; \9 Z: l& y, `5 m( V( W/ N0 t A
資料來源: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 1 I4 s! `8 q7 i0 R+ G: X
& T6 L; |) ^( x/ M2 \$ x2 v& c, ]' L- T2 `$ T% d& m& @
資料來源: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
1 w# ^* J, D# O- N+ D圖6 2008-2021年化纖行業營收利潤率變化
6 s2 p+ y( \0 P% L2 r( Z9 f6 D# k' i7 V! b# E* u, G" [# [
(五)固定資產投資& }- z% a# F8 t* g5 e
企業效益情況好轉帶動投資信心逐步恢復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2021年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加31.8%(圖7)。行業企業積極圍繞技術裝備升級、延伸產業鏈條和區域布局調整開展投資活動,固定資產投資額兩年平均增速3.1%,投資規模已超過疫情前水平。
3 I u0 l) B# e% v7 V- k B& W/ t- O2 {
2 n4 l" n1 H7 c) ^8 B7 k
數據來源:國家統計局 # ?7 D" c( E/ c8 d+ u
圖7 2008~2021年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變化
4 Q7 l `8 l) u; y" r. [& b+ G: N7 y' l+ J2 x" Y
. ?& n0 x% }) d" P3 n
二、2022年化纖行業運行展望
& ^2 ?& @8 z$ ?, r& ?# w( I
2 Z9 U! Z+ z% x _( I2022年,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放緩,國際政經格局加速演變,外需增長或將放緩,國內消費恢復也依然面臨諸多困難,經濟下行壓力增大,但我國經濟韌性強、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。
3 l( i( o2 E H6 S6 Y1 C$ V. C
. G4 L$ s' d' o0 v/ Q# L& W一季度,化纖行業運行已經遭遇了重重困難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化纖產業集聚地局部物流受阻,下游需求低迷,疊加國際油價持續走高,化纖成本居高不下,且難以順利向下游傳導,化纖行業開工率有所下降,經濟效益大幅縮水。展望全年,化纖行業運行壓力和風險增加。從供應端來看,隨著產業一體化程度的提升,為消化煉化產能的增長,下游配套項目繼續大幅擴產,因此原料和化纖依然處于產能擴張期;從終端市場來看,我國紡織品服裝市場預期降低,內銷整體可能保持低速平穩增長,外需在“弱需求、高基數、訂單外流”的因素影響下,增速將逐漸回落。因此,2022年化纖行業供需格局預期轉弱,同時能耗“雙控”或將長期存在,行業整體開工率預計基本維持或略走低。原油的寬幅震蕩和走勢的不確定性,將增加化纖市場風險。此外,2021年的高基數對2022年化纖行業各項指標增速有抑制效應。
$ a R) N. C1 h+ s! R, g8 w: O8 \$ K, B" K4 q, u. q
2022年是貫徹落實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重要一年,伴隨著政策面的調整與經濟結構的轉變,科技創新對經濟的貢獻度將逐步提升,“專精特新”也將快速發展;w企業要把握這一發展機遇,繼續加強自主創新,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。同時,化纖企業也要堅持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,大力推進節能降碳技術推廣應用,積極推動清潔生產改造,廣泛開展綠色工廠、綠色產品、綠色供應鏈建設,加強廢舊資源綜合利用,加快低碳轉型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、深度融合。
& O& f: @- u! w* ~! O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