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種植園里的黑奴】
北方搞工商業,要保護民族產業,抵御廉價的英國貨,需要高關稅保護和貿易壁壘。另外還要大量的勞動力,而黑奴制度讓黑奴世代種植為生,不能到工廠自由打工。
所以表面看,北方打出的解放黑奴口號,似乎出于圣母心,也站在道德制高點,實際上還是南北方的利益之爭:工商業立國還是農業立國,西部地區走哪條路?
【那么棉花為什么成為南北戰爭的主角呢?】
輕紡工業在沒有棉花前是毛紡,但毛紡沒有棉花的適用范圍廣。隨著英國的工業革命,棉花遇到珍妮紡織機和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后,棉花成為南北利益的焦點!
在棉花大量種植之前,只靠黑奴勞動沒有多少競爭力。因為南方種植園種植的甘蔗和煙草,對土地地力的消耗很大,種植兩季地就沒法再種了,獲取的財富非常有限。
隨著西進運動和工業革命,機器大規模運用于工農業生產中,黑奴種植棉花,再用機器粗加工,南方的種植園經濟一下子起死回生,種植主們富得流油。
美國的南北戰爭,歸根結底還是南方種植園主從棉花產業上取得了巨大的財富。如果不是因為依賴剝削、暴力、奴隸制大量種植棉花,還有工業化生產帶來的紅利,或許也就不會發生南北戰爭了。
(@于晨讀書)
棉花帝國(美)斯文·貝克特(2015年出版,哈佛大學歷史教授)
|